首页> >
李治颔首。
房俊啧啧嘴,婉转道:“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,尤其是史书,可以细细观之用心揣摩其的圣王之道,却也不能盲目的信以为真。需知道,历来史书皆是由后来者编纂,胜利者去编撰失败者的历史,又岂能绝对客观呢”
李治蹙眉:“别的史书或许会夹杂着编纂者的个人意愿,但是唯独史记与隋书不会。太史公铮铮铁骨,魏玄成忠言直谏,这两人的品性千古罕有,岂会有姐夫所言之情况发生”
房俊捧着茶杯,摇摇头,叹气道:“只要是人,会有七情六欲,会有个人喜恶,人非圣贤,没有谁会当真做到完全客观,这是不可能的。”
史书这种东西,看看也行了,真实的东西从来都不会在史书当出现。
号称“史家之绝唱,无韵之离骚”的史记且不去说,其主观臆断之处不胜枚举,夹杂了太多的个人情感;单说隋书,难道当真因为魏徵的铮铮铁骨,便绝对真实可信了吗
未必。
诚然,隋书弘扬秉笔直书的优良史学传统,品评人物较少阿附隐讳。魏徵其人刚正不阿,他主持编写的纪传,较少曲笔,不为尊者讳。如隋帝之“刻薄”专断,“不悦诗书”,“暗于大道”,隋炀帝矫情饰貌,“锄诛骨肉,屠剿忠良”等情况,都照实写来,了无隐讳。
然而未必公正。
一部著作,代表了编撰者的核心思想。魏徵其人乃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幕僚,“玄武门之变”后成为李二陛下团队当以忠言直谏为特质的代表人物,这样的人性情刚烈、嫉恶如仇,又岂能对待事物以平常心看待>
天唐锦绣房俊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小火车文学;http://m.bangtan007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