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 >
关中要种植也不是不可以,只要有井水、河水灌溉,棉花都能茁壮成长。但到了纺织的时候,对天气就有要求了。纺织高质量的棉线需要湿润的天气,这是她那个世界老祖宗们总结出来的经验。棉花发展,迟早要向江淮集中的。
她没提详细的种植方法,泰始帝摆明了也不感兴趣,他只需要一个结果。
虽然说陇右与江南都可种植,但陇右那边的局势并不安稳,那边各国人交错,管理上有很大的困难。要想推行棉花种植,最好还是从江南道、淮安道着手。
泰始帝听了高素之的话略有些失望,他当然希望在关中进行种植。舒了一口气,他又与宰臣们商议棉花种植的事情。这类作物属于新找到的物种,不可能让百姓们废弃农桑改种棉花,还得由官府来带这个头。
高素之听着朝臣们商议的棉花管理事没插嘴,她垂着眼睫,只在泰始帝询问的时候说上一两句。棉花种植后,怎么样将它织成棉布,让它从“花”变成可利用之物,也是关键。而这一过程,不论如何都绕不过齐王府的。只是从种植到收成,怎么说也得百日,故而机器的事情能够暂缓。
长江中下流区域皆可做试验田,在扬州、常州、杭州等议论声中,泰始帝最终确定在苏州先试行棉花种植。高素之手中的棉花种子只需要留下一些由司农寺在长安试行,余下的都送到苏州去。
高素之一挑眉,称了一声“喏”。
对泰始帝这样的选择也没太意外,苏州首冠江淮,而且苏州刺史目前算是泰始帝的自己人,名窦世显。
窦家曾经是勋贵中的显赫者,在前朝时便与王公贵戚联姻,也是泰始帝的母族。不过权高震主,在窦太后去世后,泰始帝便以雷霆手段收拾了舅氏,转而提拔妻族外戚。整个窦家被流放的流放、除爵的除爵,只剩下窦世显这么个近亲在。
窦世显小心谨慎,到了后期朝政一团乱后,他才为了从地方迁转回长安,转换阵营投到高望之手底下。但要说有什么力量,也没有,毕竟窦家破败后,子孙门人凋零,远在外州迁转的窦世显,根本没什么能量。
原剧情里高望之也得了棉花,不过那已经是后期了。至少在泰始帝还没身体败坏的泰始二十年,窦世显是没有接触功劳的机会。如果这次棉花种植得好,他是有机会被调回京城的,他岂能不把握?这么一来,他投向高望之的概率就变小了。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小火车文学;http://m.bangtan007.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